报名咨询热线 020-82206682

Art information

美术资讯

五艺画室-提供最新且有趣的美术资讯给你们

美术资讯
中国美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0-03-25 20:25:43 | 浏览量:2363

中国美术学院有三大校区

·南山校区·   ·象山校区·   ·张江校区·


【南山校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象山校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艺术院。1928年,时任大学院长的蔡元培先生择址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作为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在九十年的发展历史中,数迁其址,几易其名,从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到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这个过程中,始终交叠着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一条是以首任校长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的思想,一条是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的思想,他们以学术为公器,互相砥砺,并行不悖,营造了利于艺术锐意出新、人文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成为这所学校最为重要的传统和特征。


中国美术学院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创新与艺术教育的双重职责,致力打造视觉艺术东方学体系,打造具有东方文脉与方法特质的一流视觉艺术学科群,以“三育人”为核心,实施“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策略,设立专业基础教学部,实现“两段式”教学法,在专业内建构“实验室-工作室-研究所”融通的三环结构教学模式。开创性地完成了“五学科十+学院”学科结构改革。建立以“劳作上手、读书养心”和“人民之心、美美与共”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本、硕、博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中国美术学院作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单位,校园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地跨杭、沪两市,拥有南山、象山、张江三大校区,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区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现代演绎,2007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区则孕生了艺术家园的望境塑造,同时良渚新校区也正在筹建中。独具匠心的校园成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名片。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教职工约千人。


中国美术学院作为研究教学型大学,秉承“行健 居敬 会通 履远”的校训,倡导“多元互动 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营造“品学通 艺理通 古今通 中外通”的人才培养环境,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德艺双馨优秀人才,担负起引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方向的责任,遵循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image.png


【教学机构】


image.png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

image.png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下设中国画系和书法系。学院以“画学宗脉,书道首望”为建设目标,以“克绍前修,艺合于道”为建设理念,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使命,以其延展不绝的文脉和拓殖不息的学脉,负载着中国传统艺术谱系中最为悠远绵长的人文基因。 学院具有目前国内最为完善的民族书画艺术的教学体系和专业构架,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学科优势与学院力量,以鲜明的学科特色,优秀的学术群体,严谨的治学方法和笃行的治艺精神成为当代国内中国画与书法高等教育领域的标杆,是中国美术学院构建中国视觉文化优质特色学科群和当代新东方学文化中心的元本基石。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在秉承中国画系与书法系优秀教学传统的同时,充分发掘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内涵和核心精神,倡导“固本培源、和而不同”的教育宗旨,以“宽口径、高层次”为教学定位,以“两端深入、多元互动”为教学思路,以研究所和实验室建设来落实“传统优势学科高点”的学科建设策略,构筑具有鲜明国美特色的中国画学和书学的学术构架,营造人才培养“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成人之境。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张捷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韩璐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沈乐平

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副院长:花俊

 

  中国画系

  中国画系是以研究中国绘画创作为主攻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该系秉承潘天寿倡导的“高峰意识”,以发扬民族文化为己任,以分科教学为特色,建构起一套完备的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现代中国画教学体系;设有中国人物绘画、中国山水绘画、中国花鸟绘画三个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

  中国人物绘画方向:人物素描、速写、白描、工意笔临摹、写生与创作,诗词题跋等。

  中国山水绘画方向:山水相关题材的临摹、写生与创作,诗词题跋等。

  中国花鸟绘画方向:花鸟相关题材的白描、工意笔临摹、写生与创作、诗词题跋等。

  系主任:陈磊

  副主任:盛天晔

 

  书法系

  1963年,中国美术学院首设书法篆刻专业;2001年,成立中国第一个书法系。本系以“固本培元、借古开今”为建设宗旨,坚持深入传统、弘扬传统的学科建设道路,注重学术品味,重视文化修养,强调国学基础,突出理论与实践、基础与个性、综合与专精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形成了完整的高等书法教育教学体系和鲜明的教学特色,在国内外高等书法教育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影响力。

  书法系以培养具有较高书法篆刻创作实践与学术研究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目标,现设有书法与篆刻、书法学与教育两个专业方向。

  学生人数:20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82人,博士研究生13人。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

  主要课程:篆书临摹、隶书临摹、楷书临摹、行书临摹、草书重视文化修养临摹、篆刻临摹、书法创作、篆刻创作、古文字学古汉语、书画题跋、金石学、文献目录学、历代书论、历印论、中国书法史、中国印学史、书法教育史、日本书法史、书法美学等。

  系主任:沈乐平(兼)

  副主任:戴家妙


★绘画艺术学院

image.png


绘画艺术学院

  绘画艺术学院以“技艺与方法——大绘画时代绘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为核心研究方向,以“后印刷时代的版画艺术”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壁画研创”为重点研究方向,一方面努力继承和发展“国美之路”的优良传统,立足已有的历史积淀与学科优势,深度融合中国文化精神,持续坚持绘画艺术的理想和追求;另一方面,努力探究和洞察绘画艺术在图像媒体时代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重启绘画方法论的思考和建构”,“重构专业融通与内涵深化、多元拓展与本体增强相结合的教学框架”以及“重提开拓创新、国际视野的思想理念”的“三重方法”为主要路向,从油画、版画、壁画、综合绘画等多个角度展开当代绘画艺术教育思想与方法的新探索,以构筑大绘画时代的绘画专业教学、创作与研究的新格局,为社会持续培养兼具有思想深度和创新意识的国际化绘画艺术专门人才。

  绘画艺术学院下设油画系、版画系、壁画系、综合绘画系(筹)。

  绘画艺术学院院长:何红舟

  绘画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方利民

  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孔国桥、邬大勇

 

 

  油画系

  油画系的前身,为中国美术学院建院之初的西画系。1954年,学院正式成立油画系。长期以来,油画系立足于全球境域中发展着的油画艺术传统,重视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研究,重视油画与中国艺术精神的融通,重视基本技能与探索精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致力于培养能够从事油画创作与相关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在今天,特别基于大绘画时代对于油画专业艺术教育、研究和创作的全新要求,油画系以“技艺与方法——大绘画时代绘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为核心研究方向,持续优化工作室教学,积极增强油画专业内涵建设和专业教学融通的改革,努力建构工作室、实验室、研究所的“三环”结构方案。同时,着眼于油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这一根本问题,从现实主义精神深化、中国精神融合、具象表现绘画等诸多角度,展开油画教学实践、研究创作的思想与方法建设。既关注绘画本体,又兼具国际视野,以探索油画艺术前沿发展的高点与亮点,持续引领大绘画背景下的油画教学、研究和创作实践。

  油画系实行工作室制教学,现设有历史与主题性绘画、新具象绘画、具象表现绘画、多维表现绘画及综合绘画五个专业教学工作室,以及油画专业技法与材料研究实验室。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

  学生人数:28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6人,博士研究生15人。

  现任系主任:封治国

  副主任:赵 军

   油画系网站:http://youhua.caa.edu.cn

 

  版画系

  中国美术学院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重要策源地。版画系正式建制于1954年,是中国最早采用现代教育模式展开版画教学与研究的专业机构。

  长期以来,版画系始终坚持“以革命文化为其策源,以本土传统为其培养,以版画技术为其基础,以民族担当的使命重负和中国精神的活化重建为其旨归”的学术方针。特别在今天以“后印刷”为主要专业症候的时代背景下,版画系积极注重跨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强调以文化的多元化格局和国际化视野为依托,紧紧围绕“后印刷时代的版画艺术”这一重点研究方向,通过版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优化工作室教学与“三环”结构方案,持续加强版画实验室的国际化平台打造,以研究并构建一种基于大绘画学科背景的、有效链接版画基础研究与创作研究的、具有深层专业融通与互动内涵的学科结构。培养具有扎实版画造型能力与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拥有独立版画创作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与创造型专门人才。

  版画系实行工作室制教学,现设有民族性版画、新现实版画、表现性版画和复合性版画四个专业教学工作室。同时建有涵盖了平版、凹版、凸版、漏版、综合版以及传统木板水印等各专业版种、配备国际一流专业设备的大型版画实验室。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

  学生人数:18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3人,博士研究生6人。

  现任系主任:于 洪

  副主任:王 超

 

  壁画系

  壁画系起源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81年筹建,2002年正式设立壁画专业。2007年成立壁画艺术系,隶属于公共艺术学院。2015年,壁画系调整至绘画艺术学院。

  壁画系以工作室教学为平台,以实验室教学为特点,建立注重方法论与动手能力的研究型实践性教学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在大绘画语境下,壁画系紧紧围绕“城市化进程中的壁画研究与创作”这一重点研究方向,以图像学为基础,以现当代艺术成果为引领,以媒介与材料学为本体,积极探索公共场域中的宏大叙事和纪念性绘画表现;注重实验型壁画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创新应用;踏实研究壁画创作的程序和制作方法;传承东方经典壁画法理和技艺。活化传统、创新形式,打造融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学研产平台。

  壁画系现设有大型纪念型叙事性壁画创作与东方壁画创作两个专业教学工作室,以及包含了中国传统干壁画、欧洲湿壁画、坦培拉绘画、陶板壁画、马赛克镶嵌、岩彩、分层壁刻、彩绘工艺、复制与修复等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壁画材料媒介及技法实验中心。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

  学生人数: 11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 30人

  现任系主任:梁 怡

  副主任:林晨曦

 

  综合绘画系(筹

  中国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是国内率先以综合绘画为方向的现当代绘画实验教学系科。它以1994年成立的综合绘画工作室为发端,2000年改工作室为系,2003年拓展专业更名为综合艺术系,2010年并入油画系,2015年并入绘画学院再次更名为综合绘画系。

  二十年来,综合绘画学科以“兼容并蓄、综合创新”为教学主旨,拓宽学科与媒材界限,注重中西艺术传统与现当代比较研究与转换的探索,培育当代绘画教学的新体系。今天,综合绘画系将在绘画学院以“技艺与方法——大绘画时代绘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为核心研究方向的背景下,构建综合绘画方法论体系,建立工作室、研究所与综合材料实验室的“三环”教学与研创结构,深化东方艺术精神与创作的融合,拓展媒介与观念语言表达的厚度和广度,培养跨文化、跨学科、跨维度的综合多元新态势下的综合艺术人才。

  综合绘画系下设两个工作室,招收本科生与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与课程:观念与形式的语言研究、材料研究与实行转换、传统艺术的当代再现、线性语言的表现与重构。

现任系主任:陈 焰

  副主任:黄 庆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image.png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由历史悠久的雕塑系和新兴的公共空间艺术系组建而成。它建立的背景正是中国艺术教育深化改革和创新提升的新的发展时期,以美育普惠大众,营造大美之境。铸历史之人文精神、塑民族之灵魂、创造时代造型、弘扬人性正能量是它最根本的艺术使命。

  审视未来艺术发展潮流,发扬我院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优秀学术传统,在新的发展时期,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将探索“东方精神”作为学术建设的新内涵,延展并构建本专业的“东方学”学科理念,研究探索其在教学、实验、研创和社会服务的方法论体系。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现设有雕塑系、公共空间艺术系、纤维艺术系三个系,其中包括十个工作室,十个实验室,八个研究所,由此形成教学、实验、研创的三环一体的结构,目的是以生为本,推行研究互通、教学融通、资源优化、关系顺畅,发挥学院整体的教学力量,促进一专多能、多元融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营造出学院的优质学术环境。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班陵生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潘晓蕾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郑靖、余晨星

 

 

  雕塑系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创建于1928年,是我国最早的雕塑教育实体。雕塑系始终坚持“中西合璧,兼容并蓄”的办学思想,努力营造“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氛围。长期的教学积累和清晰的学术脉络奠定了深厚坚实的学科基础,学术成果丰厚,雕塑人才辈出,被誉为我国现代雕塑教育的发源地,为雕塑艺术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新世纪以来雕塑系坚持“两端深入,传承创新”的治学态度,重视专业基本功和开放活跃的学术思想,实行基础教学和工作室教学两段制教学模式,形成了本、硕、博三个层面完整的培养体系。现设有具象雕塑、跨界雕塑、木石金火雕塑、东方性雕塑四个工作室;以及雕塑造型基础(全院共修)、木石金火(陶、小型铸造)、综合材料、放大制作(全院共用)四个实验室。

  目前雕塑系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研究方向互补、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拓精神的师资队伍,他们恪守的学术品格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继续弘扬中国雕塑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能量,以“东方学”为新的学术拓展研究,探索雕塑艺术的东方精神,并建构教学、实验、研创、社会服务的方法论体系。

  主要课程:素描、泥塑、实验室技术基础、中外雕塑史、泥塑写生、具象雕塑形式研究、专业阅读、专业创作、空间解构与重组、物质与形体、观念与创作、材料与工艺 、材料与构造、阅读与写作(或原文翻译)、个案分析 、创作札记 、身体与物体、身体与空间、空间书写—以书法为媒介的雕塑形态研究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2 人,其中教授4 人,副教授7 人。

系主任:钱云可

  系副主任:刘元婕


  公共空间艺术系

  公共空间艺术系设立于2002年,做为国内最早设立的公共艺术教研机构,旨在公共空间艺术背景下建立融艺术与人文、造型与设计、传统与当代、公共艺术理论研究与创作的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当代公共文化精神和公共空间艺术创作与设计能力的高级人才。现设有公共雕塑、场所空间艺术、景观装置艺术、艺术工程与科技四个工作室;以及模型模具、机动装置构造与程控、虚拟艺术、光媒介与综合媒体影像四个实验室。

  公共空间艺术系作为中国艺术教育的新型优秀专业方向,致力于中国城市与乡村的人文、自然空间之东方美学精神的艺术营造,将继续发挥跨界融合的学科优势,秉承不断创新的精神,与时俱进地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引领和推动公共艺术学科和专业的发展。

  主要课程:具象造型、抽象造型、虚拟造型、材料语言、空间艺术营造、机动装置、声音装置、智能景观装置、艺术工程设计、艺术写作灯光与建声、城市雕塑规划与创作、公共设施艺术、地景艺术、公共艺术概论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

  系主任:郑靖

系副主任 :阮悦来,张俊

 

  纤维艺术系

  纤维艺术系是在国际当代艺术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型学科。它以纤维形态的独特结构、表现语言和空间建构方式,形成一个富有人文精神特质的新的艺术门类,并呈现出多维性、跨界性、综合性及开拓性的特质。作为中国美院多年打造的具有国际学术影响的专业,它将一如既往地探索和推动纤维艺术的当代性和东方精神的艺术研究与创作,同时也致力于纤维艺术在大众生活、公共空间中多样性的艺术实践。

  纤维艺术的教学引入软雕塑与空间艺术的概念,将艺术与人文、造型与材质、传统与当代、城市与空间的学术理念纳入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具有深厚造型艺术基础,掌握纤维艺术表现与多样造型艺术手段,从中西方艺术精神融合的角度上进行当代艺术创作的综合性艺术人才。现设有纤维造型艺术、纤维与空间艺术两个工作室;以及编织艺术、数字纤维两个实验室。

  主要课程:创意素描、编织与色彩、缝纫与拼贴、丝网印与染色、纤维与造型、软材料空间思维、软雕塑创作、公共艺术、纤维媒体、纤维艺术创作、当代纤维艺术发展史、当代艺术概论等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3人,讲师2人,教辅1人。

  系主任: 黄燕

系副主任:应歆珣


★设计艺术学院


image.png


设计艺术学院位于象山校区,该学院历史可追溯至国立艺术院的图案系,上世纪50年代全国系科调整时,迁系至北京组建中央工艺美院;1958年重新建立工艺美术系。1986年由工艺系分出环境艺术系。1996年由工艺系分化为视觉传达系、染织与服装系和工业设计与陶艺系。2003年成立设计艺术学院。该院以美院特有的人文精神为主轴,以多元高端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综合传统工艺与高科技结合为手段,以实现传统文化资源向时尚原创设计转型为旨归,以培养国际化背景下的市场创业型高端设计人才为目标。该院拥有染织与服装设计研究院和工业设计研究院两个高端研究机构,在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设计艺术实践与方法研究、设计色彩与城市规划研究等领域达到国内国际水平。该院下设平面设计系、染织与服装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综合设计系、设计艺术学系。所涵盖的设计艺术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和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毕学锋

  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陈燕屏

  设计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超群

  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正达、成朝晖

设计艺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主任:陶音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章俊杰

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主任:武奕陈

设计艺术学院综合设计系副主任:于朕

设计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副主任:何振纪、朱海辰


★手工艺术学院

image.png


 工艺美术学科源于国立艺术院图案系,1960年夏,在邓白教授的倡议和组织下“工艺美术系”正式成立,下设陶瓷美术、商业美术、染织美术。在恢复龙泉青瓷、德化莹白瓷和南宋官窑和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研究等方面成果显著。

  2003年创建陶瓷艺术系,2007年学校系科调整,在该系的基础上先后增加了玻璃和首饰专业,更名为陶瓷与工艺美术系,隶属公共艺术学院。2015年学校学科大调整,正式成立手工艺术学院,下设陶瓷、玻璃、首饰和漆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学科教学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以学科、系级专业方向、专业教研室建制,配备较完整的专业实验教学工作室,含本、硕教育二个层次,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着力于手工艺术理论与创作的研究,已构建起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人文精神整体发展的共生格局。该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并与学院共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

  学生人数:310,其中硕士研究生51人。

  师资概况: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1人。

  主要课程:

  陶瓷艺术设计:成型工艺、陶瓷材料学、烧制工艺、陶塑、器皿设计、陶瓷首饰。

  玻璃艺术设计:玻璃造型、玻璃成型工艺、玻璃吹制、玻璃材料、玻璃雕刻。

  首饰艺术设计:金属工艺、装饰基础、造型基础、材料、空间与造型。

  漆艺艺术设计:漆艺应用设计、漆艺技艺、脱胎技艺、漆画创作、漆艺创作、漆器设计与制作。

  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周武

  手工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李玉普

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汪正虹

  手工艺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戴玉祥  手工艺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副主任:吴昊

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冯晓娜  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韩熙


结束语.jpg

 
 
上一篇:
下一篇:广州美术学院2023年普通本科校考“美术类”“设计类”预报名情况(一)

关注官方微信号